加载中...
返回

再读《倚天屠龙记》

概言

《倚天屠龙记》是一部好作品。

距离上一篇读书小记已有半年多了,这半年并非全无读书,而是读了大部头而还未读完(《三国演义》),或者读了论述类的书(《乡土中国》)而尚未理解得很深刻,自然没有办法产出什么读书感想。

其实,我从以前就说我不大喜欢读小说,尤其是长篇小说,这点后面一定要讲讲。

言归正传,从我再一次翻开《倚天屠龙记》,到我看完最后一页而无比怅然,只花了三四天的时间。犹记得中学时期,学校总是强调不要看武侠小说,甚至在武侠小说之前加上了“沉迷”二字,俨然将其视为了一种猛烈上瘾的毒药;这几天下来,颇不认同。小说就是小说,小说都是写人物的、讲故事的,不应有“沉迷某某小说”这种针对性的表达。所谓“沉迷”,只能是作者把人物写得太生动了,把故事讲得太精彩了,使读者流连于小说的世界之中,但是既然如此,“沉迷”武侠小说,和“沉迷”四大名著、“沉迷”外国经典,也就没有多大的区别了。

我先说“沉迷”武侠小说的说法是错误的,但我这几天确实是“沉迷”了,沉迷在在这片快意恩仇的江湖里,甚至没有心思抽出身来打打游戏。

我想《倚天屠龙记》之精彩,其一在于“大情”和“小情”的调和,这是文意方面;其二在于金庸先生对人物的塑造,一个个角色都是有血有肉的,他们的嬉笑怒骂如在眼前,读者并不是以冷酷的第三者的身份来看完整篇故事,而是仿佛跟随在这些人物身边去目睹一切了。

中学时看过几遍《倚天屠龙记》,但年岁渐长,心境也不同往日。旧时的记忆只限于跟张无忌相关的部分,这次重读,半生半熟之间自然有新的感悟。

全书可以分为几个大的部分,张无忌成年以前的部分均为铺垫,张翠山和殷素素相识相恋、冰火岛等情节尤其精彩;张无忌回归中土之后,幼年时期的情节单列一部分,此时的无忌完成了从天真纯粹到初尝世事的转变,他父母的自尽、身受玄冥神掌之后被太师傅带着四处求医、蝴蝶谷的生活、带着不悔妹妹的漫漫西行之路、受了朱家的欺骗……身处乱世,这样的经历不可不谓命途多舛,但张无忌始终承受下来了,一次次的磨砺都带着一次次的机缘,与周芷若的相识、一身医术的修成,都在此时。

第三部分是光明顶解围。修成九阳神功之后,在光明顶结识小昭、练成乾坤大挪移、力服六大派,而成为明教教主。这部分是张无忌人生中的第一个高光,实则也是全书中“大情”的第一次体现:学武之人应当胸襟开阔,江湖各派应该精诚团结、共克外敌。光明顶一战,无人不服这一年轻而高尚的侠士。

第四部分是解救群雄。光明顶之后,蒙古势力介入捡漏,各大派人物为赵敏所擒。张无忌先到少林,后到武当,于武当山顶学会了太极,十分漂亮地解了一次围。而后万宁寺一战,救出群豪,也是精彩。这一部分,张无忌与赵敏相识,而后情愫暗生,成为全文“小情”的重要部分。这一部分是周芷若命运的转折点,由于灭绝师太心中那无法放下的成见,使得一位少女早早结束了她天真可爱的时期,而被迫修练城府,终于带来一场凌乱的冲突,十分可悲可叹。

第五部分是出海与归来。张无忌一行人前往灵蛇岛,在那岛上寻得谢逊、与波斯总教产生矛盾、与小昭东西永隔、回程时殷离身死、赵敏受冤……这部分是“小情”的主舞台,张无忌与四个女子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,使得我在看这一部分时相当痛苦。与波斯人的冲突最终还是稍逊一筹,小昭被迫成为总教教主,远赴波斯,从此永别(在小说中永别了),殷离身死、赵敏蒙冤,张无忌的情感聚焦到了周芷若和谢逊身上。我先前已说了,所谓“沉迷”其中,是指情节和语言精彩绝伦,使读者如同目睹一切,感受一切;然则我也亲历了张无忌与四女的情感波折,四段感情迫于外力一段段地终了,最终剩下与周芷若的情感,也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,真是愁死人也。

第五部分是再回中土之后,与周芷若的冲突、与赵敏的重逢、多次营救谢逊、共抗元兵、携手归隐。这部分是文章的最后一部分,也是“大情”和“小情”的高潮。在这部分,张无忌将“小情”理出了头绪,即先义父、后男女,主赵敏、副他人。为救义父,不惜与赵敏一同离开婚礼现场,与周芷若彻底冲突;而随着营救进程的发展,无忌也认清了自己心中真正所爱的角色是赵敏。这部分是全文中第二次聚集天下英杰,元兵的到来也使得武林人士精诚团结、共抗外敌,是“大情”的又一次集中表达。

大情

我认为一篇小说当中不应该只有小情。

这里的大情,是指对人物关系之外的、更高一级的问题的思考和体现。《倚天屠龙记》当中至少体现了两个深刻的问题:

  • 正与邪的对立统一。
  • 主与次的矛盾冲突。

从张翠山和殷素素的关系开始,就在表达一个问题:正与邪是绝对对立的吗?殷素素是天鹰教的公主,原本杀人不眨眼,但为情所动,成为了一个温柔的妻子、温柔的母亲,这样的人,能称之为邪吗?

谢逊的转变,赵敏的转变,均是邪转为正的例子;何太冲原本也是一派掌门,贪念一起,便始终纠结于谢逊与屠龙刀,甚至于光明顶偷袭失败而刺死了华山派掌门、夜晚私闯关押谢逊的地方而被渡劫三人击败、被成昆杀死,这是正转为邪的例子。其实,书中的人物均是灰度的,以正邪为白黑,张三丰和成昆为两个极端的人物,其余人物几乎都亦正亦邪。张无忌一身正气,也难免对四女贪心不足,情感纠缠不清,是大正而小邪;赵敏是害苦了俞岱岩等人的幕后黑手,而也难逃男女之情的影响,向张无忌代表的正方靠拢过去;明教诸人更不必提,总是以邪魅手段行正义之事,倒也有趣。

主与次的矛盾冲突是另一个大问题。文章的背景是元末,主要矛盾其实是朝廷与百姓、与江湖群侠的冲突,其余江湖各派、派内各种人物的冲突,是次要的。但是全文基本以次要矛盾为核心,没有过多地呈现当时的主要矛盾,或者说主要矛盾只存在于诸人的豪言壮语中,这是受到了题材的限制。讲带兵打仗、驱除胡虏,不讲内功外劲、江湖恩怨,这武侠小说便没东西可写。但是在次要矛盾之中,处处体现主要矛盾,各派之间争斗之时,总有人试图将这些斗争消融掉,呼吁各方团结起来对付元朝;在朱元璋对张无忌施压的内部斗争情节中,也有人呼吁以抗击外虏为主。最后各方终于团结在少室山上,共同抵御元兵,是次要矛盾转向主要矛盾的一次升华。

主次矛盾在各方的视角当中是不一样的。从第三者视角来看,当然是恢复失地、推倒暴虐的朝廷为要;代入各派中的人物来看,主要矛盾却是杀害师兄弟的不共戴天之仇敌,这也无可厚非。着眼大局、放下私人恩怨是一种修为,不能强调所有人都要有这种修为,这种局部视角下的主要矛盾其实是灭绝师太身死、周芷若悲剧的一个重要成因。

其实,正与邪的对立统一也应当属于诸多矛盾中的一种。我在这里说的第一点强调的是“对立和统一”,第二点强调的是“主要和次要”,并不属于重复。

至于从前的阅读理解题里面常常说的“歌颂了人物的某某性格”、“反映了某某高贵品质”云云,但凡成点气候的小说,便不会不突出人物的性格品质,写在这里是浪费笔墨。

小情

小情实则不小,相反,乃是使人物丰满之关键。没有小情,小说里写出来的便是木头而不是人了,但相比于宏观的、较大的问题,人物身上所系的一些情感,只能称之为小情。

《倚天屠龙记》的后记当中讲到,这一部小说主要强调的不是男女之情,而是江湖当中的好友、师长之情。在我读来,其实二者的含量是差不多的,好友、师长之情描述虽多,而其味不浓,男女之情虽然一直并不直接地表达出来,但寥寥几个情节便令人如饮烈酒,思绪无穷。

好友、师长之情确实是一大重点。张无忌和太师傅、和明教当中的教众、和谢逊,都有非常不一般的情谊,张三丰和张翠山、或者武当七侠之间的情感,亦不逊色。男人是很向往这样的情感的,而武侠小说所描绘的这类情感很多,因此在固有的印象中,学生时期痴迷于武侠小说的群体中还是男生较为多一些。

男女之情的部分则当真是千回百转。张翠山和殷素素好一对天作之合!张无忌和小昭、赵敏、周芷若,殷离和她心中的那个小鬼……这一类感情真是非常复杂,无论是喜是悲读起来都使人非常惆怅。寻常作品当中写男女之情,能有一二缕复杂关系,便叫人难以把持,而书中若干对男女被金庸先生刻画得如此生动,不愧是一代大师。

我想在这一部分中,谈谈我对这部作品的总体感受和一些其他的联想。

此前已讲过,《倚天屠龙记》是大情和小情交融在一起的,恰如那阴阳并济的九阳真气那样,很醇厚。小说是要有这样的水平,才堪称好作品;《三国演义》如没有始终怀抱“兴复汉室、还于旧都”愿望的蜀汉,便是三派军阀混战,无甚特别的魅力,这部作品中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大情是家国情怀、君臣之义。读者总是希望从作品中读出一些情节之外的东西,如此感悟才深、回味才隽永。

小说是以小情结尾的,周芷若要求张无忌不跟赵敏拜堂成亲,但不反对他们做夫妻,原文写道:

张无忌奇道:“你这样跟我们为难,有什么用意?”周芷若嫣然一笑,说道:“你们尽管做夫妻、生娃娃,过得十年八年,你心里就只会想着我,就只不舍得我,这就够了。”说着身形晃动,飘然远去,没入黑暗之中。

这样作为落幕,好不厚道,留下的空间实在太大,回味实在太多;我昨晚读完全书,犹如饮下一杯极苦极苦的浓茶,一直到深夜都还辗转反侧,全放不下对这几个人的牵挂,讲不清是一种什么感觉。

很开始的时候便说:我是比较不喜欢读小说,尤其是长篇小说的。我们既然要读书,便该读佳作,既是佳作,便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之人物,也被作者用深厚的功底刻画得栩栩如生,更休提主角。读完一本长篇小说,便是与主角一道生活了好几天,想主角之所想,见主角之所见,他的喜怒哀乐只在眼前,对这个人物的情感已是很深;读完全本,合上书页,这个人物便是“飘然远去,没入黑暗之中”,于我来说,不是读完了一本书,而是失去了一个极好的朋友,怅怅然不知所措。“早知如此绊人心,何如当初莫相识”,正是我不喜欢读长篇小说的原因了。

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说乎?